产地
产中国广东、海南、广西和云南,生于海拔100-1300米的山地林中。分布于印度、缅甸、泰国、越南、老挝、柬埔寨和马来西亚等。模式标本采自越南。
奶果的生长对土壤的要求不是很严格,在一般的土壤中都可生长,但是以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为宜,要求通风条件好,喜阴耐旱、喜光耐阴、抗逆性较强,是热带雨林典型的中下层森林树种。
种子繁殖鲜果采收后,除去果皮及果肉,设剥去外种皮和不剥外种皮两种处理,然后直播于沙床或沙盘中。结果看出,未剥外种皮的16天开始发芽,发芽率为68。剥去外种皮的9天开始发芽,发芽率为86-94。
扦插繁殖采用一二年生或多年生枝条,分为两组,分别用ABT生根粉1号和萘乙酸500、1000、1500mg/L处理。处理后先长芽并产生较好的愈伤组织,但一直未生根。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高压繁殖选两年生健壮无病虫的枝条,环割宽2厘米,深及木质部,1小时后在环割处蘸上生根粉1000mg/L,外用卫生纸保湿,再用稀泥包在环割处,然后在稀泥外撤上呋喃丹预防白蚁等害虫,外用薄膜包紧后两端捆扎好,35天后愈伤组织形成,40天生根,60天即可剪下移栽。
栽培现状
木奶果在国内多以野生状态分布于低、中海拔的山谷、山坡林地,尚未大面积人工栽培。广西、广东、海南、云南一般零星栽培在庭园供观赏、鲜食和药用。东兴地区栽培木奶果已有50多年的历史,且筛选出了优良无性系2个,尚无大面积推广和商业化栽培。海南省万宁市兴隆地区种植木奶果优良无性系亦有10余年的历史,但也只有个别家庭少量间种于槟榔同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主要以傣族群众和农场职丁种植实生树为主,且多为田间地头和房前屋后零星栽培。
相关研究
幼苗生长:1990年8月采同果实,将种子取出,洗净进行育苗.待第一片真叶长出后,移人营养袋。至翌年4月25日,幼苗生长8个月,白皮木奶果和紫皮木奶果株高分别为15.3和17.9厘米,直径分别为0.39和0.44厘米。从幼苗月平均生长量看,两种类型木奶果株高生长变幅较小,径粗增长率相近。
幼树生长:1991年6月定植,10年后(2001年12月)观测结果,种植10年白皮木奶果和紫皮木奶果两种类型树高分别为6.15和6.75厘米,直径分别为7.94和9.19厘米。两种类型木奶果树高生长、径粗增长幅度相差较小。种植后第3年树高和茎粗生长速度较快,10年后生长量基本达到稳定。
开花结果:木奶果种植6年后开始开花结果,2月上旬至2月下旬现蕾,3月上旬始花,3月上旬至4月上旬盛花,4月上旬至7月中旬幼果,7月中下旬果实成熟。
主要价值
观赏
木奶果树的树形非常优美且四季常绿,非常适合作为园林造景的选材。群体种植的观赏效果也非常好。果树的果实一般都把果实结在植物的上部,这主要是因为其花卉总在枝头上绽放,而热带雨林多层多种的森林结构,森林的上半部植物枝叶密集,植物很难在这个空间内进行传粉活动,而下层较空旷,适合昆虫活动,使得部分热带植物在根、茎部位开花结果。木奶果虽不是榕属植物,但也是一种茎花、茎果植物。结果之时,树干和老枝上吊满果实累累的果穗。其果实如李子般大小,成熟时呈红色或橙黄色,皮内有3瓣裹着果肉的种子,果肉酸甜可口,是小有名气的野生水果。木奶果作为园林景观植物在风景区的庭院或草坪上栽培,果实生长在植株的中下部,接近地面,与人有亲近性,容易引起游客的好奇心理从而进行观赏,适宜进行摄影与绘画。
药用
木奶果的根、木、果皮均可入药,其味苦、辛、寒,有止咳平喘、解毒止痒功效,主要用于肺气不降、喘咳、痰稠、胸痞、香港脚、稻田皮炎等治疗。
保健
将木奶果根粗粉,加75%乙醇提取,所得浸膏分别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进行极性划段,分段收集,得一新化合物。该化合物的结构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谱(含二维核磁共振谱)确定,为倍半萜内酯化合物,厦门大学和天津大学查新,证明为新化合物,具有抗肿瘤活性成分,命名为木奶果内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