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国 王泽槐 袁沛元 曾 莲
(1.华南农业大学中国荔枝研究中心;2.广东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
3.广东省农业厅种植业管理处,广东广州 510640)
摘 要:本文对广东荔枝龙眼产业发展和现状进行了分析,认为我省荔枝龙眼生产的飞速发展是市场机制的作用结果,而目前荔枝龙眼产业的困境与“八五”和“九五”期间的盲目发展有关,但是从整个产业在广东种植业中地位及其在国内外同行业中的竞争优势来看,目前出现的问题是暂时的和可以解决的,产业前景是光明的;指出了当前荔枝龙眼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未来广东荔枝龙眼产业发展的对策。
荔枝和龙眼是岭南特色水果,属无患子科果树,是1980年~2000年的20年间广东种植产业中发展最快的两大水果,为广东省农业经济增长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但近年来,荔枝龙眼产业也暴露出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突出表现在果品价格下降,市场需求疲软,供需矛盾加剧,种植效益滑坡,果农的积极|生严重受挫。这些问题,一时成为各界议论和新闻报道的热点,引起了各级领导和农业部门的普遍关注。如何正确看待这些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措施,对指导今荔枝龙眼产业的可持续、稳步、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此进行了一些分析,以供广大同仁参考。
l 对广东荔枝龙眼业发展和现状的基本评价
1.1 市场机制的作用促进了荔枝龙眼生产的飞速发展
水果生产长期受国家统一低价收购的束缚,违背了市场价值规律,剥夺了市场竞争,因而水果生产发展缓慢。荔枝龙眼也不例外,在1955年。1980年的25年问(表1),荔枝面积只增加了2.38倍,呈缓慢增长的趋势,产量维持在低水平,大小年结果明显;至1980年,龙眼在广东还是一种优稀果树,面积不足0.2万公顷,产量不足1万吨,属于零星栽培状态。这种状况一方面说明当时的生产技术水平落后,另一方也说明农民种果的积极性低。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首先对农村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将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立了农民作为生产的主体地位。在1984年,国家又对水果等部分农产品进行了流通体制改革,给予果农生产经营自主权。这两次改革,无疑给水果业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极大地调动起果农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水果生产的发展。1980年至2000年广东荔枝龙眼生产的飞速发展也证明了这一点,20年来荔枝和龙眼的面积分别增加了13.32倍和79.95倍,产量则分别增加了18.0倍和41.78倍,使荔枝的栽培面积一跃成为全国第四大果树,仅次于柑桔、苹果和葡萄,龙眼也从小树种成为广东省主栽果树,面积仅次于荔枝。
广东处于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市场经济的作用在这里体现的比较明显。市场价格向生产者和消费者提供了各项决策信息,市场价格对生产的发展起直接的调控作用。如二十世纪80年代末期至90年代中期,以优质糯米糍品种为例,一般年份的价格为50~100元/千克,有的年份最高价格可以卖到200元/千克,荔枝龙眼价格远超过其价值,种植效益远大于其他作物。因此,广东荔枝龙眼生产的飞速发展是必然的,正是市场机制发生作用的结果。
1.2 盲目发展的结果导致了目前荔枝龙眼业的困境
1980~2000年经历了“六五”一“九五”4个5年计划,就荔枝而言,“六五”期间,平均每年的发展速度为0.33万公顷,“七五”和“八五”期间则分别达到1.58万公顷/年和1.54万公顷/年,“九五”期间更高达2.41万公顷/年;龙眼发展速度相对荔枝较慢,“六五”和“七五”种植面积增加的速度分别只有0.07万公顷和0.28万公顷,但“八五”和“九五”期间扩种的面积很快,分别达到1.1 3万公顷/年和1.64万公顷/年。“七五”期间相对“六五”而言,属于“跨越式发展”,掀起了荔枝龙眼种植的第一个新高潮,可以说是正常的和理性的发展,“八五”期间继续了“七五”的种植热潮,说明这一产业已经“过热”了,开始出现了盲目发展的征兆,但“九五”期间仍然还以一种更高的速度发展,成为广东省荔枝龙眼种植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旺盛时期,达到了发展的“巅峰”,这就不能不认为这种发展是一种超常规的、非理I生的盲目发展。如“九五”期间,我省出现的大大小小的荔枝龙眼庄园招商热潮就是最为典型的代表。 盲目发展的特点是脱离实际、夸大效益、忽视风险、贪多求快、宏观调控失效、没有适地适栽、不考虑品种结构、种苗质量得不到保证、不考虑市场需求量等。盲目发展的结果造成了如今产业布局与品种结构的失衡、产中与产后技术配套和服务跟不上、销售渠道不畅通、种植效益下降等诸多问题。因此,“八五”,特别是“九五”期间的盲目发展是导致目前荔枝龙眼业困境的主要原因之一。
1.3 荔枝龙眼产业目前出现的问题是暂时的。其前景是光明的
荔枝龙眼产业目前出现的问题归根到底就是价格偏低,种植效益下降。应该看到,价格的下降是合理的、正常的,是供求关系发生变化和价值规律作用的结果,是对过去10年来盲目发展和扩张的一种调整。个别地方出现的丢荒果园、低价转让等现象正是市场竞争、优胜劣汰的必然结果。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有足够清醒的认识,既要看到这些问题是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的条件下出现的,也要看到,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以及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通过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和政府宏观调控的功能,这些问题一定会逐步得到解决。另外,从整个产业在广东种植业中地位及其在国内外同行业的竞争优势来看,可以认为,目前出现的问题是暂时的,是完全可以在发展中不断完善并加以解决的,产业的前景也是光明的。
广东荔枝龙眼产业是种植业中的优势产业,以2002年为例,广东省荔枝龙眼年末总值分别为58.656亿元和26.761亿元,两者合计为85.417亿元,占农业总产值(1097.59亿元)的7.8%,占种植业(508.86亿元)的16.8%,占园艺产业(254.403亿元)的33.6%,占果品(130亿元)的65.7%。 广东荔枝产业在国内外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2001年和2002年连续2年栽培面积出现了较大面积的减少(荔枝和龙眼分别减少了
2.7 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的经费不足
在荔枝龙眼产业大发展时期,省、市、县、乡各级领导,从资金、人员等多方面给予高度重视和积极扶持,对该产业的发展壮大起到较大促进作用。但面对该产业目前出现的诸多问题和困境,某些政府部门领导的认识有所偏差,重视程度有所下降,如有些科技部门的领导认为广东的荔枝问题不是生产问题,主要是销售和深加工问题,因此近几年投入有关荔枝龙眼优质稳产、新技术研发及相关应用基础项目的经费严重不足。另外,技术推广和培训经费的严重不足也是省、市、县、乡果树技术推广部门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也严重制约了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普及和广大果农科技素质的提高,造成了全省果品生产的科技含量普遍偏低。
3 未来广东荔枝龙眼产业发展的对策
我国荔枝龙眼产业的发展和整体竞争力的提高,有赖于千千万万从业人员的共同努力和奋斗,以下几点对策仅供参考。
3.1 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产业布局和品种结构
我省荔枝龙眼产业要按国家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区域发展目标进行适当调整。首先是确定并建立荔枝和龙眼优势区域,这些区域必须是荔枝或龙眼的最适宜或适宜生态区,具有相对平缓的地形、肥沃的土壤和良好的气象条件;其次通过调整品种结构,使每个优势区域的都有最适栽的优良品种,在品种结构调整过程中,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积极发展特早熟和特晚熟优质品种、适宜加工和相对较耐贮藏的品种,发展国际市场上比较缺乏或比较受欢迎的品种,实现早、中、晚熟品种及鲜食与加工品种的合理搭配和均衡上市。产业布局的调整是一个全局性的战略问题,政府部门在指导产业结构调整时,要充分尊重客观经济规律,遵循科学的决策程序和原则。
3.2 适度缩减现有生产规模,实现稳产优质安全标准化生产
广东荔枝龙眼产业的生产规模多大才是最合适?这是一个不容易说清的问题。但从现有的品种结构来看,生产规模过大肯定是造成当前种植效益低、产业整体不够景气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适度缩减现有生产规模对产业发展前景是有利的,比较可行的做法首先是对过于密植的果园进行间伐,以保证每亩的株数不超过22株为宜;其次,立地条件差,或没有适地适栽,或没有改良前途的果园应考虑淘汰,还林还草。 荔枝和龙眼都是大小年结果现象很严重的一种果树,产量受诸如气候、管理水平、果园和树体基础状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年产量的巨大变化必将带来价格的起伏波动,这样就造成年际之间市场供给数量的不均衡,难以保证稳定的供销合同。如广东省2000~2002年荔枝产量的波动幅度大约为30。50%,市场销售价格的波动幅度则在50。100%之间。产量与价格的不稳定因素对荔枝的产销直接构成了障碍,也就出现了“荔枝丰产年农民卖果难,荔枝欠产年商家买果难"的情况。由此可见,从生产到销售的整个产业链中,至关重要的还是生产中的稳产问题,只有年际间供应量稳定了,同时产品的质量又能符合市场要求,销售才能顺通,形成产销两旺的良性循环格局。要达到这种目的,我国荔枝龙眼生产必须参照国际标准,实行标准化生产,抓紧制定、颁布与国际接轨的系列标准,包括产地标准、产品标准和生产技术规程等,并建立相应的种苗和产品质量检测、监督管理体系。农业部门要将传统的精耕细作技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各项实用技术,加以认真总结,不断提高完善,同时要正确地把握这些技术特点和形成、使用条件,再根据不同的生态环境和市场目标,进行系统的优化组合,形成配套的综合技术,建立起不同品种和产量指标的栽培模式,使栽培管理达到指标化、区域化、定量化。
在制定和实施荔枝龙眼标准化过程中,应结合果品质量和安全等问题,切实加强生产技术规程标准和果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的荔枝和龙眼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监管体系,把标准化生产与“无公害产品”或“绿色食品”或“有机食品”有机合起来,按照标准组织生产和管理,把标准化贯穿于产业化经营的全过程,充分发挥“无公害产品”或“绿色食品”或“有机食品”等在果品质量安全方面的优势和示范效应,加速我省荔枝标准化的发展,提高我省荔枝产业化在竞争中的整体水平,促进荔枝产
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3.3 创立品牌,实施产业化经营
产品不等于商品。商品就是进入商业流通链的产品。品牌则是有品质保证商品的注册商标。好的品牌就有好的市场,这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目前,我省荔枝龙眼基本上是个体农户分散生产和经营的方式,由于资本、技术、设施、营销等种种原因,即使能生产出有质量保证的产品,也很难形成一个具市场竞争力的品牌。因此,荔枝龙眼产业发展方向要按照产业化发展的思路,以市场为导向,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依靠各类“龙头企业”或“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共同体(如“果农协会”或“公司+协会+农户”),将产前、产中和产后的各个环节有机结合起来,创立品牌,实施一体化经营,这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可以较好地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分散经营与集约化经营等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可行之路。创立品牌,实施产业化经营有以下作用:一是可以通过产业链把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起来,实行专业化、标准化生产、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效益;二是充分发挥我国南亚热带地区气候资源、土地资源、品种资源等方面优势,提高品牌的比较效益和比较优势;三是有利于培育和推动有条件的龙头企业根据专业分工的原则,实行联合,组建企业集团,成为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航空母舰",增强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因此,只有组织起来,调整生产经营体制,优化生产要素,实现产业化,创立品牌,才有条件参与竞争和有可能提升我省荔枝龙眼产业上一个新台阶。
3.4 抓住机遇,加强国内外市场开拓的力度
荔枝龙眼,特别是荔枝是我国加入WTO后以及“中国一东盟全面合作框架协议”全面实施后,具有较大创汇优势的亚热带特产水果。抓住机遇,积极开拓国内外荔枝市场,建立一个现代化的市场流通体系,以促进荔枝的有序流通。为此,要尽快完善信息发布制度,建立销售信息网络,及时、准确、系统地收集、分析、预测、发布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和进出口贸易信息,并采用各种组织形式,发挥国营、集体、个体水果经营单位的积极性,宣传优势,开辟保质保量、讲究信誉、持续稳定的经营体制。为提高我省荔枝龙眼果品的知名度,大的重点产区应十分注重创造自己的品牌。各级政府和相关企业应重视广告宣传、商标注册、举办或参加国内外的产品推介和展销会等方面的工作,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竞争力,增加国内外市场的份额。
3.5 推进采后处理、贮运、加工技术现代化
现代荔枝龙眼产产业已不是简单的果树种植业,而是集果树种植业、产后商品化处理业、贮运保鲜业和果品加工业于一体的综合性产、峨哪一个环节跟不上都会影响到整体产业的发展。因此,应通过自主研制和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的适合荔枝龙眼各自特点的采后处理、贮藏、加工技术装备,建立健全出口采后处理技术体系和从产地到终端市场的冷链技术体系,延长鲜果市场供应期,改进和提高水果包装及装璜技术,研究或优化集成荔枝龙眼深加工的新工艺,生产适销对路的加工制品,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以推进荔枝采后处理、贮运、加工技术现代化,从而带动整个荔枝龙眼产业的发展。
3.6 加强政府的宏观指导,增加科技投入,实现产业的良性可持续发展
要解决目前广东荔枝龙眼产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都需要政府参与,实行“政策导向"、进行“指导”、“协助”、“资助”、“扶持”,才能增强产业的发展后劲。比如,新品种的选育,重大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优质荔枝龙眼健康种植商品基地的建设,基础设施和贮藏、加工项目的建设,现代化市场流通体系的建设,科技服务体系的建设,制定某些有利于稳定和增加果农收入和生产积极性的政策等都需要政府给予一定宏观指导和财力上支持。要实现产业的良性可持续发展,要充分调动我省从事荔枝龙眼业的科研人员、科技推广人员、种植者和营销
|